明年立委選舉,政黨第二票的出現,讓許多有心於政治參與的朋友躍躍欲試,寄望由政黨票,突破藍綠夾殺,讓有別於藍綠的新政治。但社會並不是個可以完全抽空打造的客體,政治操作仍必須建基在過往的機制下進行汰舊換新,所以認真觀察目前各方的第三勢力,在理念及操作上,不免仍有舊政治的遺緒,這些遺緒,不盡然是壞事,但卻少有認真的分析,個人願在這裡拋磚引玉,希望能有更深刻的討論出現。


實際上,台灣的藍綠惡鬥雖然全民反感,但就像「台灣霹靂火」,越罵越要看,妒恨政治的發酵及動員,只有藍綠互鬥才有媒體焦點,第三勢力在這個結構上,只有批判藍綠、各打兩大板,不是被置之不理,就是成為某一方攻擊對方的打手,才能有政治空間,這是第三勢力在先天上難免的問題。


借殼上市的台聯


台灣團結聯盟由於單一選區的制度,加上去年反扁紅衫軍運動,民進黨的政治光譜往深綠、急獨的方向挪移,台聯的政治空間被強烈擠壓。在找尋出路的過程中,台聯立委賴幸媛及其友人蔡建仁,以「中間偏左」為號召,並取得李登輝的首肯,開始進行台聯的改造。近期台聯也進行了一波清黨的動作,但台聯原本是深綠、極右的政治性質,到底這種挪移,能有多少實踐的空間,值得觀察。


特別是台聯不分區搶人動作,其快狠準,可以說是幫了政治幼稚生綠黨及樂生好好上了一課。台聯長期在台灣的藍綠惡鬥中打滾,許多的政治動作必定有高度權謀、黑箱存在,而偏偏在實力原則下,又沒有監督及有效批判的空間,加上未來國會的必定是藍綠獨大的情況,台聯如果仍佔有一席之地,仍必須按照原有的政治邏輯進行惡鬥,這又如何超越得了舊政治?恐怕值得大家深思。


諸法皆空的第三社會黨?


近日在苦勞網引發口水戰的第三社會黨,裡面的主事者,許多是我的老朋友。這群從野百合之後擔任民進黨的幕僚及黨工的學運世代,的確有其理想性。但重點在於,幕僚世代能夠存在的論述在於,一群具有理想、論述的知識份子,進入與民進黨老一輩較為現實、並無理論背景的政治人物合作,進而影響、改造這些政治人物。但10幾年下來,這樣的路線出現了困境,主要是為了繼續與老闆合作,必須習於選擇性地遮掩實際問題,然後進行論述包裝,最後不是反而被裹脅,就是只能選擇跳離。


去年的反扁反貪腐風潮中,第三社會黨的前身「世代論壇」就是選擇跳離的幕僚世代型的政治工作者。同樣的,他們依舊展現理想性及強大的宣傳論述實力,這其實就是長期做為幕僚累積的化妝功力。


遺憾的是,幕僚世代當年以政治人物都是空殼作為政治操作空間,先前第三社會在與各方第三勢力洽談整合時,也是用自己在勞工、環保、經濟等議題上是平台,開放大家來玩,但沒想到現在的工人民主協會代表楊偉中,卻也以第三社會是議題論述空殼進入第三社會代表擔任不分區。當年幕僚世代搞不清楚狀況,沒想到工人民主協會也重蹈覆轍。事實上,所謂政治團體並無「諸法皆空、自由自在」的事情,放空,其實也是堅實的政治意識展現。加上第三社會標舉理想性,禁止群眾入黨,這種浮在空中的理想,毫無自我檢驗的空間,從基層出發由上而下的組織能是「理想」,只要菁英優秀人才不要群眾的政黨組成方式也能包裝得等於「理想」,最後只會淪為權力及選票結果說了算。例如最近在苦勞網上對於第三社會黨的討論,有些固然是謾罵,但不少是重要並且深刻的論證,但第三社會黨一概不理,這當然不意外,因為苦勞網的讀者是個什麼東西,第三社會黨根本不靠苦勞網的討論來攫取選票。那問題就來了,這樣一來誰又能有資格、有效監督、檢驗第三社會黨?當現在還是候選人,就對質疑和批判相應不理,一旦當選立委未來掌握權力,擁有預算和法案生殺大權,更何況立委生來就是被人求的,到時只有藍綠政黨等擁有媒體及政治資源能挑戰他們的「理想」,這與現在的藍綠惡鬥何異?一般人民如我們,仍會像現在一樣被排除在聆聽圈之外。有人要拿台聯的現有政經資源借殼上市,工人民主協會在以上的問題沒談清楚之前,只是讓人認為是拿著第三社會號稱的理想借殼上市,投機只是程度有別,更有鄉愿的朋友只因為有「友人」在裡面工作、參選值得他自己信任,就以「第三勢力團結」的大帽子要求不要質疑及批判,這種心態和去年深綠保皇的行為又有何異?個人對於第三社會的候選人未來的表現毫不樂觀。


綠黨火盟能擺脫媒體操作及認同政治?


綠黨與火盟的結合,號稱是第三勢力中,唯一與基層及社運結合的政治團體。火盟就是長期投入工人運動的工人立法行動委員會,其投入工運的經歷不容質疑。近年來工委會也想擺脫工運欠缺政治積累的宿命,積極投入各種選舉。雖然成績不好,但觀察苦勞網及火盟的文宣,火盟打算以親身聆聽一般人的瑣碎小事開始,對於人民面臨的問題進行瞭解及總結,希望能夠建構出從下而上的政治,例如以「家庭市議會」的方式,走入每個群體,理解每個群體及其個人面臨的各種問題。這種以夏林清的社會心理學的政治操作方式,比起現在透過動員、媒體操作等快速、粗暴、直接的舊政治,個人認為是一種值得觀察的「慢政治」。


但火盟與綠黨結合後,就有了必須爭取不分區選票的任務。但問題是,要取得不分區的席位,必須獲取5%的選票,也就是超過60萬選民要投綠黨及火盟。首先,綠黨並無基層實力;第二,工委會的顧問鄭村棋也是長期的政治名嘴,並且是藍綠媒體政治動員的一部份;第三,火盟及綠黨更無人力、物力,透過上述的慢政治去接觸到60萬個選民,勢必也要透過媒體的方式進行認同政治的操作,這樣的方式,一定程度上會與原本的慢政治有衝突。最重要的,綠黨火盟如果真拿到 5%的選票,又要以什麼方式來面對從媒體及認同政治操作而投綠黨一票的選民?


另外,前面提到,綠黨並無基層組織,而環保團體也在各個環境社區並無堅實的政治基礎。火盟的基層則是這幾十年來工委會累積的工會及工運團體。綠黨的訴求,同樣也有理想性難以檢驗的問題,而與火盟的群眾碰撞,又能有什麼火花?而台灣的勞工長期自我中心為本位,以勞工的利益為依歸,這當然沒有什麼錯,但如果勞工運動本身沒有性別、環境、經濟、教育等等進步論述填充,就將只是保守的勞工利益團體,工委會這幾年來跨出許多領域,這次火盟與綠黨的合作,又能開啟多少這樣的空間,值得觀察。


如果我們仔細觀察,可以發現目前各種第三勢力的訴求,其實進步性、理想性恐怕比起在野時的民進黨,還要不足及單薄,當年的民進黨,連福利國、東方瑞士、社會民主都喊得出來,現在那個第三勢力有這樣的格局?但這不是壞事,因為喊得再漂亮的口號,一旦失去了有效的監督及檢證機制,都只會是政治騙局,甚至最後支持群眾都會跟著自欺欺人。要超越藍綠,一個重要的標準就是,能否有一個政見提出不劃大餅,民眾又能真正監督的機制與組織模式,但現在看來,許多第三勢力已經早就陷入了媒體戰及超越藍綠的另一種認同政治,甚至還沾沾自喜,而且就連綠黨火盟的組合,都難免有這種傾向。個人認為,第三勢力要號稱超越藍綠,首先就要自我釐清,自己有著藍綠惡鬥多少的陰影與戒不掉的操作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