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議性社團的定位與想像

00:00

輔仁大學 英文二 周于萱

社會二 江奕翰

在異議性社團一年,學到了很多別的地方得不到的寶貴經驗與知識,同時也觀察到了一些特別的現象。比如說異議性社團常有人不斷劃分所謂的「路線」,甚至指稱誰是或誰不是異議性社團之流;也會聽到異議性社團和社會運動圈及其他組織的恩恩怨怨,諸如誰收編了誰、誰又下誰的指導棋等等。長期處在異議性社團或社運圈的人也有些特別的模式,比如說「派系」、「勢力」不離口的、總是掛著馬克思、社會學、哲學名詞的……。要正確的理解這些現象,我想重新定位「異議性社團」就有其必要。

學生社團是同好會

定位異議性社團前,也許我們該先回頭討論所謂「學生社團」是什麼樣的一個團體。在網路上隨機搜尋,有大學在該校介紹中寫道:「學生社團是指學生為了實現會員的共同意願和滿足個人興趣愛好的需求、自願組成的、按照其章程開展活動的群眾性學生組織」。就這裡的說法,學生社團是個在不違背成員意願下為了滿足同樣的興趣或喜好所組成的團體,在日本,則常常用同好會的方式稱呼它,毋寧說是更直接描述了這類學生組織的本質。

異議性的學生社團

異議性社團是學生社團的一種,而不同的異議性社團其型態、取向也各有不同,這呼應了前面說到的學生社團必須在不違背成員意願下滿足相同的興趣或喜好。所謂的「異議性」我們可以解讀成:不同於社會主流大眾的反應,也就是「反論」。這是促成多元思想,也是形成「討論」的重要元素。因此異議性社團的活動和社課所顯現的正是社團成員有興趣的,諸如關心議題、閱讀左派思想、辦座談、參與抗議、遊行、聲援其他組織,這也都足以作為一個社團之所以為「異議性社團」的理由,甚至也可以說異議性社團就是一個以上述活動為基礎的同好會。

如果我們能夠確立異議性社團的性質,那我們就可以在這範疇下劃出異議性社團存在的各類可能方式。比如說異議性社團的通常活動分成校內、校外,將其實體化後的活動有:議題討論、讀書會、舉辦對外活動、抗爭活動、聲援等等。這些活動就是異議性社團可以進行的方向。換句話說,異議性社團的涵蓋範圍其實相當廣大,若帶著某些先入為主的觀念去決定異議性社團的走向,將會限制許多可能。不論哪一種取向的異議性社團其實都是基於相同的精神--為了實現會員的共同意願和滿足個人興趣愛好,而自願組成的群眾性學生組織--只是因不同的興趣產生了不同作法。接納不同取向、不同專長的異議性社團,並且尋求合作、互助,才能讓彼此達到最佳的狀態。

異議性社團不等於學運社團

現在的異議性社團是過去學生運動社團的轉型,繼承的是早期學運社團的歷史、名字和期待。例如現在我們介紹輔大黑水溝社,一般人聽到「黑水溝」這樣的名字一定是滿臉的問號,這時我們必定得從頭開始講起,諸如黑水溝的前身是大陸問題研究社,野百合學運時代很活躍等等,然後之後改名為黑水溝,現在則是以對主流的社會體系和價值觀提出異議、關心並參與各類社會議題、舉辦思想性質的讀書會為主,也和校內各種學生自治組織合作舉辦活動,必要時也會代替失職的學生會去質疑學校的政策以捍衛學生權益等等。

異議性社團和學運社團一樣擁有一種使命感,把打擊社會不公視為己任,但是不同於過去左派學運靠的熱血和衝勁、不斷進行的抗爭活動,現在的異議性社團採用更多元、不直接衝撞的方式向外發聲。為了讓聲音傳播、使其宣導的價值讓外界理解,會舉辦各項座談、活動、連署、抗議,甚至和外部學生、組織、媒體和其他社團進行連結或合作。

有人認為這樣的異議性社團,缺乏了實際走上街頭、參與社會議題的「異議性」或衝擊力,只是「溫柔的」研究思想、談論時事、舉辦討論會、座談會、讀書會,甚至花時間在培養學弟妹的思考能力與口語表達,完全顛覆了過去的「路線」,所以時而把主軸是研讀左翼思想的社團排除在異議性社團之外,這讓人感覺是不夠全面的,除非我們認為只有抗議才算是帶有異議性質的活動。也有人認為所謂的異議性社團不只是同好會,而也許是更高級、不同於一般社團的學生組織,但異議性社團這個名為學生社團的組織又如何置身於學生社團的本質之外呢?

異議性社團的未來想像

如前所述,異議性的解讀相當多元,目前異議性社團是台灣大學院校學術性社團內,碩果僅存具有思想性的社團。不同社團間的交流、合作與支援是促使此類型社團不會居於封閉甚至一成不變的重要成分,不論是偏向行動或思想,社團之間的互動將成為讓異議性社團茁壯的重要基礎。若以「路線」、「派系」或其它判準去分化異議性社團,對各個社團來說都是相當可惜的。

也許目前社團間仍有彼此劃分的意識,以至於鮮少看到行動性質與思想性質的異議性社團之間有著長期而穩定的合作,甚至除了異議性社團之外,常被我們忽略的一般學生社團、學生組織也可以是異議性社團的合作對象。不論是要增進異議性社團的力量、凝聚學生意識、發展思想或是整合組織等等,任何相關的合作都是彌足珍貴的,而要合作的第一步就是拋開派別、路線之劃分。相信在更多不同內涵的社團互動之中,異議性社團將更有能力接近其所追尋的理念或價值,達成自我與更高的意義。

技術提供: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