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社會學第三次作業:《經濟社會學原理》第一章 經濟社會學的經典著作

指導老師:吳宗昇教授

經濟社會學第三次作業
《經濟社會學原理》第一章
經濟社會學的經典著作


學生:496630520社會三 江奕翰
0912564129
2010/5/11


〔本文是我在經濟社會學課堂中的第三次紙本作業,如需引用轉載請事先告知〕


前言
在《經濟社會學原理》第一章的開頭,作者Richard Swedberg就先定位了這一章和這整本書的軸線:「經濟利益」與「社會關係」相結合,創建強而有力的經濟社會學。也就是說,經濟社會學作為一種理論工具,其核心價值就在這裡。
本篇報告中,受限於篇幅與能夠論述的精密程度,對第一章這個提綱式的內容,我僅選擇三個重點當作軸線,其中穿插自己的概念,也就是利用經濟社會學以前的利益概念發展、作為古典經濟社會學代表的韋伯(Max Weber, 1864-1920)經濟社會學觀點與古典後的代表博蘭尼(Karl Polanyi, 1886-1964)經濟社會學觀點,三者來貫穿第一章的主題。並且我將這三者視為從微觀經驗研究出發,累積而導向總體社會邏輯分析的學術脈絡,是故,在本篇文章中雖然是大略尋著文本的介紹去二次呈現我理解的內容,但更有許多部份是來自我理解中的重新整理。
在經濟社會學經典的提綱上,我們可以看到與經濟學對話的舞台已經成型,甚至已經有了最初步的彈藥,只是在不同社會階段,我們可能要採用不同的方式,諸如更先進的理論工具或概念分析來傳達同樣的事情——社會關係與其結構如何對其他子系統產生決定性的影響。
從經濟到社會的利益概念
這一章綱要式的介紹在1980年以前的經濟社會學發展,在經濟社會學的歷程上,本書分成1920年第一個經濟社會學高峰的「經典」以及到1980年之前的「經典後」階段。在經濟社會學的名詞被確立之前,從中世紀開始,西方即出現了利益分析1,在進入經濟社會學經典的介紹前,作者Richard Swedberg更花了一點篇幅說明「利益」概念的範圍與變化。可以這麼說,利益最初指涉的是經濟上的好處,但隨後開始涵蓋到政治生活上;18世紀,效益主義哲學家休謨(David Hume),利益的支配範圍擴張到整個人類行為;但在亞當.斯密(Adam Smith)的《國富論》(1776)出現後,經濟學家開始限制利益的範圍,人也成為了「經濟人」。
托克維爾(Alexis de Tocqueville, 1805-1859)和馬克思(Karl Marx, 1818-1883)作為經濟社會學的先驅,雖然沒有明確的發展出社會學並帶入經濟系統,但其對經濟的分析卻有了許多的社會性意含。前者以美國為藍本,提及不同類型的利益形式:「個人利益」、「公共利益」、「物質利益」等,並且分析了組織在經濟上的重要作用(有社會資本的意味);後者將物質利益(經濟基礎)視為人類與歷史中,重要且幾乎是唯一的推力(唯物辯證法),經濟學、哲學、法律則是其上層建築,他批判經濟學忽視個體間的連結,並從勞動和生產出發,勞動經由異化形成階級(所謂個體的連結性),而生產則導出生產關係與生產力的衝突,就經濟社會學角度來說,其缺陷在於「嚴重低估了經濟利益之外的其他利益在經濟生活中的作用」2
可以看出利益概念的變化是從一個從小變大,接著又從大變小的過程,這過程自然不只有經濟,而經濟社會學是在這個基礎上,利用社會學的視野,將經濟利益重新放回社會關係的架構下去談。作者援引韋伯做了一個開場3:利益驅使人的行為,但社會要素決定其方式與方向。在我的理解中,那宣稱的其實是利益作為一種Power、一種推力,而那個推力會因為環境的狀況而改變方向。想當然,這裡的利益指的自然不只有經濟利益,而應該是指涉個人利益與公共利益甚至更多可能利益的總和。行動的方式和方向則作為一種Path、一種軌跡,軌跡的呈現被社會要素影響,在不直接與利益相關的狀況下,催化或阻礙行為者並影響其行動。
經濟行動、組織與最初的市場分析
韋伯鋪設理論並進行經驗研究,被認為是第一個持久在經濟社會學領域發展的學者。他將驅動人類行為的力量分為理念與物質利益,在我的解讀中,理念產生他口中的「影響經濟的現象」、物質利益產生出「經濟現象」與「受經濟影響的現象」,對應到社會意義的行動上即可以歸納成三種不同的行動模式:

  1. 社會意義的經濟行動(主要被習俗、習慣等「社會認同」制約)

  2. 純粹的經濟行動(主要被慣例、規範等「法理認同」制約)

  3. 經濟意義的社會行動(主要被利益等「效率認同」制約)4
這其中,由利益制約(或者激發)的行動被韋伯解讀為「工具理性」的,其行動者基於一種工具性來看帶自己的行動,唯一的行動目的只是利益(通常是能被主觀察覺的利益形式)。韋伯認為此類行動者會預想一個社會情境,情境中其他人也都是「理性的」工具理性行動者5,最後,這個人與人的理解基礎構成了追求利潤的經濟組織。
韋伯分析,因為利益(可能是物質利益也可能是理念)聚集的關係是「聯合的」,而基於歸屬感聚集的關係則是「公共的」6。這裡要注意的是,那個歸屬感的內涵也必須要包括某些利益或者理念,否則對照前面「驅動人類行為的力量是理念與物質利益」的理解,歸屬感則會失去讓人聚集的力量(也可能是文本上使用的「歸屬感」詞彙並不恰當,畢竟要把這個詞與公共性作上連結我覺得實在有些距離)。更重要的是韋伯在這裡談得經濟組織,從經濟行為衍生出的經濟組織會包括「純粹追求經濟利益的組織(如公司)」,以及各種「影響經濟的組織(如教會)」、「管理經濟行為的組織(如工會)」、「監督經濟系統的組織(如採自由市場政策的政府)」等四種,把這四種經濟組織的特性和上一段談得三種行動模式作對照,就可以發現制約不同組織的不同行動的主要因素會是什麼。
在經濟活動上,韋伯把其活動的內容分成兩個階段,即「交易」與「競爭」。市場當然是買賣雙方在「交易」中獲得個別利益的場景,但是這僅僅是買賣雙方。韋伯認為,買方與買方、賣方與賣方在此之前,衝突就已經展開了,也就是市場的「競爭」。7經過競爭階段的汰選,這裡可以想像的是無法被交易的人會被「甩出去」市場系統,當競爭完成,交易的兩方才會正式出現,而交易就在市場中發生。
對資本主義與市場的宏觀批判
在韋伯、涂爾幹之後,經濟社會學仍然有一些重要的理論家出現,在我的觀察下,比起從人們經濟行為出發的韋伯、涂爾幹,這一時期經濟社會學家的關注範圍更加放大到總體面,針對市場在經濟中的定位或者資本主義的本質做出分析,而博蘭尼在這裡提供的則是最重要的理論工具。
在博蘭尼眼中,資本主義是一種雙重運動,一方面用各種方式擴張市場的範圍(諸如全球化、私有化、貿易自由化),但一方面卻限制市場產生的活動(比如說印鈔票、注資拯救重大企業),博蘭尼認為這樣純粹以金錢來定義利益的市場擴張下,不可能為更為重要的社會利益留有空間8,如果使用現在的字眼,其實非常接近所謂「新自由主義」的批判。
除了對資本主義經濟的批判,博蘭尼並將經濟重新放回社會思考,與韋伯等古典學者不同的是,博蘭尼更加強調社會的絕對性地位,認為經濟應當要被「鑲嵌(embeddedness)」在社會關係,當經濟系統與社會關係脫離,甚至社會關係被鑲嵌到經濟系統裡時,會使得經濟系統對社會關係開始具有破壞性9,這顯然在描繪得與資本主義雙重運動下的世界有極大關聯。
博蘭尼對此做出結論,要解決問題,經濟必須被重新鑲嵌並建立對經濟的政治控制。我緊接著把他的另一主題「整合的三種形式」在這裡一併討論,基本上,博蘭尼在談整合形式是為尋求經濟穩定的模式,或許這也就是博蘭尼對所謂「重新鑲嵌」的想像。我認為他在這裡的三種經濟整合形式(互惠、重分配、交換),用其列舉的家庭、國家、現代市場來分析,其實與我前面對韋伯的歸納(習俗、慣例、利益)的理解(社會、法理、效率)頗有對話的空間。

  1. 互惠:發生在對稱的團體間的分配,如家庭、親屬、鄰居

  2. 重分配:團體中物質的分配,如政府

  3. 交換:藉由市場價格帶出的分配
博蘭尼說明,經濟必須能夠持續的滿足人們的生計,而任何經濟都應該是這三種整合方式及其機構的綜合10。我疑問的是,博蘭尼似乎想藉由這三者來將經濟重新鑲嵌到社會關係之中,但這三者不是一直都存在於任何時候的經濟系統中嗎?我猜測博蘭尼想像的是調整這三者的比例來讓經濟穩定,主要也就是彰顯前兩者的角色,對抗雙重運動下急遽擴張的第三者,使之在適當得時候發揮作用。即便如此,第一者是建立在個人或團體在社會資本與強、弱連帶的有無上,而第二者其實就是社會主義經濟,我認為這樣仍是不足以看出如何穩定經濟系統,對我來說目前比起在穩定經濟的想法上,更有價值的反而是他提供的作為分析工具的鑲嵌與雙重運動概念。當然,我更願意相信只是文本並不打算在提綱性質的第一章交代完幾個理論家的完整想法,以至於似乎有些更關鍵的東西無法在這裡被看到。
小結:經典間的對話
1920年代的經濟社會學經典,古典與其後的重要理論可以看出,大致上經濟社會學家鎖定的焦點。第一部份是利益的本質與被其直接影響的經濟行動,第二部份則是直接對整個社會的經濟系統做出想像,並且分析其與社會之間的關係,前者偏向利益分析,後者則導向資本主義批判。
如前面很粗糙地提到的,古典經濟社會學中,不論是韋伯的物質利益與理念的分析、涂爾幹批判的經濟人,或是齊末爾對於貨幣交易的分析,大致上比較從微觀的經濟活動出發,最後推論出某些經濟的社會性,比如說韋伯認為資本主義的理性牢籠、齊末爾提出的經濟圈概念,但這不代表在古典的理論中間,對於主流經濟學或者資本主義的宣戰就比較溫和,相對的,那可能是經濟社會學最早立下的與經濟學對話的穩定基地。有趣的是,現在許多經濟學家開始跨刀使用經濟學工具去分析物質利益以外的利益(諸如法律、社福等分析)並且獲得肯定,若從韋伯等極早就修習經濟學卻提出完整社會理論的角度看起來,現在的狀況不免有些可笑。
在古典之後的時段,經濟學居於主流地位被視為國家大計,不知與此是否相關,經濟社會學在此時期較為內斂,但其實繼承古典大師進而提出創見的理論家仍然非常重要,在我大略的觀察下,或者歸因於前人對經濟活動有系統的分析,熊彼得、博蘭尼、帕深思等可以直接從總體社會出發,分別畫出經濟學的界線與經濟社會學的研究範圍、從市場討論到資本主義的性質,甚至區辨經濟學與社會學對於社會的分析能力。但基本上,與大多數的情況差不多,經濟學家鮮少有人認真在意來自社會學的批判,經濟社會學的下一次高潮開始,在我的認之中,大概正好也是主流經濟學開始衰弱的時候。
1參照文本p.1
2參照文本p.10
3參照文本p.3
4用社會、法理、效率來解讀是我的個人理解,文本並未使用此概念
5參照文本p.14
6參照文本p.15
7參照文本p.16
8參照文本p.25
9參照文本p.26
10參照文本p.26
技術提供: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