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談不是理論

23:16

「理論只是空談!」常聽到人們這樣的批評,但是奇怪的是不管自然科學也好、社會科學也好,甚至文史學科,在分析討論各種現象、或是領域內的教育,教的內容幾乎全是各種不同的理論,所以當理論被質疑成空洞的內容時,可以想見這些學術世界是多麼讓人無力。與其先否定他,我們不妨檢視看看理論的本質是什麼,再思考看看理論為什麼會成為空談,而最後我更期待的是找出一個不讓理論成為空談的辦法。

理論是什麼

理論的學習會在各學術領域扮演如此沉重的份量,直接可以想見的是原因是,我們的學術發展累積下來的就是這樣的東西。社會學古典三大家之一的涂爾幹(E. Durkheim, 1858-1917)對「自殺」現象做了一份知名的專題研究,他發現「太平時期的自殺率比戰亂或革命時期高」、「經濟不穩定與蕭條時的自殺率高於繁榮時期」,並從中作出「社會的自殺率可以反映出該社會人們融入社會生活的程度」的結論。藉由觀察幾個理論產生的過程,我們可以瞭解理論其實是為了解釋現象而存在的。在我的課本中這麼寫著「社會學理論(theory)指的是試圖解釋問題、行動與行為時做的一套敘述」、「理論必須有很強的解釋力與預測能力。也就是說,它必須能從看似獨立的現象中找到很強的關聯性,並且瞭解某一因素的改變會對其他變數帶來什麼影響」。

既然理論是為了解釋實際的現象而生,最後又為何會被指為空洞的產物,這個問題或許我們該回到理論的「學習」上來思考,理論的本質在解釋現象,也就是學者在試圖理解事物時建構出來的一套有系統的說明。我想對於實際現象的解釋不會是徒勞空泛的行為,反倒更接近於積極觸及真理的過程。我們鮮少聽人會說「空洞無謂的分析」,但卻常有「空洞無謂的理論」。事實上當一個人在批判理論空洞時,我認為他指涉的並不是像涂爾幹詮釋自殺現象的行為,而是「理論不再解釋現象」時的失焦狀況。這樣的情形常在學習理論者身上發生,讀著一段段的經典理論,其實那些理論在描述的可能是過去的、理論建構者所在時空的現象。當我們僅是熟讀或記憶那些理論,不再運用它進行分析、解釋現象時,那個理論很可能已經落入失去意義的窠臼。換個角度想,是不是只要理論發生解釋現象的效用,這個理論就不致成為空談呢?

空談是什麼

事情似乎不那麼簡單,有許多理論雖深受歡迎,但是卻鮮少被運用在後續分析上,其主因是在於對實際狀況的解釋力不足。如果只是解釋現象還不夠,那麼它還欠缺什麼?在這裡我們得先把「空談」的意義和「不是空談」弄得更清楚。美國實用主義哲學家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 1842-1910)曾說:「理論是我們可以依賴的工具,而不是謎語的答案。」我想這為「不是空談」的理論下了很好的註解。解釋也好、分析也好,這正是理論這個工具的功能,但是當工具應有的效能無法發揮時,這個理論便成為空談,而不再如工具般實用。憑藉這樣的想法,我們可以把是否能當作工具使用,或著更簡短的「實用與否」當成檢證理論力量的根據。

一個很有趣的現象是常被說是空談的常是社會學、經濟學之類的理論,自然科學理論則不那麼容易有這個現象,這或許支持著人們對「實用」的直觀感受,比起制度、價值這種無用之用的社會科學研究,坐擁工業革命成果的自然科學研究更讓人折服。事實上,一個解釋力強悍的社會科學理論掀起的波濤不會比自然科學更小,最好的例子便是馬克思理論。

做為工具的存在

我很喜歡「理論必須成為工具」的概念,在這樣的想法之下,其實當一個理論如果真的只是在空談的時候,它可能已經並不足以成為一個理論,就算非得是個理論,也不會是個好理論。將這樣的想法貫徹到學習理論的方式上,我想我們該做的就不只是記憶,而更是藉由使用它、操作它來熟悉其理論的精髓。以前面提過的涂爾幹自殺理論為例,具體的做法就是實際檢視不同社會的人類互動關係與自殺率,並試著以此理論來做未來社會結構的評估。相信在這樣的理論學習下,理論將不是空談,更會成為面對問題時強而有力的的憑藉。

技術提供: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