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目中的人文平台

03:22

引言:

我不會相信一個只是為了「經驗」而跑去參與民間團體的人能對社會改變付出些什麼,我從各位在網路參與討論的言論中,可以說是幾乎看不出想改變社會的心,反而是「爭理」、「相輕」,我所期望的是大家能把烏鴉邦的目標當作生活的準則,所謂的準則,就是你必須在生活中去實踐它,學校也好、家庭也好、網路上也好,而不是只有在烏鴉邦寫文章或做討論時才這麼做。 (2007-10-28 DUST)

從二○○七年四月二十二日烏鴉邦名稱正式定案,到二○○八年元旦的今天,烏鴉邦以裏想箱為新的名稱再現於Discuz!平台之上,在成員的衝突與疲乏間我們試圖開出一個缺口。我想對我們來說對急切的問題不會是我們每個人心中的人文是什麼?更必須面對的問題是:一個以改變社會為己任的人文平台該做些什麼?又或者「能」做些什麼?

自述:

我是輔大黑水溝社、一個學運社團的成員,藉由這個契機以及幾次的座談參與,照會了幾個熱情而認真的社會運動者。我在社會運動上看到青年對社會的關懷和不求回報的熱血,不同的社會運動追尋的是不同的弱勢者的權益,在社團內最不缺的就是積極的實踐社會關懷。我是一個實用主義者,對我來說不能實踐的論述就只是空談。如果今天我們建立的人文平台服務的是一群在網路上打打嘴砲抒發心情的無聊分子(或許他為自恃為知識分子),那這除了成為中產階級的賣弄式休閒外,我不認為有任何一點對社會的真正關心,更別談改變社會了。改變社會的方法有很多,就像社會需要改變的地方那麼多,在這之中,「人」是最基本的元素。

我昨天早晨在灰塵的部落格其中一個反省主題這麼回覆:

在這裡說這些其實有我的用意,雖然說正在執筆的「我心目中的人文平台」一文還沒寫完,但是這概念正如是,雖然我是大學學運社團的成員、雖然我參與一些聲援弱勢行動,但是在「改變社會」這樣沉重的四個字下,對我來說還是非常無力的。在於一個人文平台,我覺得最有意義的、最有能力、最有熱誠去做的,就是和白鹿、灰塵對我做過的一樣的事。所以不光是聖水,我期許未來致力於的是一個以促進人文素養和鼓勵成員關心社會為目標的平台。(2007-12-31 YuSuKe)

DUST和白鹿在我生命裡扮演的是接近啟蒙者的角色,在上面那段回覆中其實已經道盡我在這篇裡想呈現的核心價值。很單純,我只是自戀的希望發生在我身上的轉變能一再在這裡重演,如果今天我們能夠讓一個不關心社會的人變成關心社會,或讓一個關心社會但能力不足的人擁有實踐關懷的能力,就算只成功的幫助到一個人,我想一切就是成功的了。改變一個人將為社會帶來多少可能是無法估計的,我過去從來沒有想過我一上大學就會加入學運社團,就會四處吸收弱勢議題相關資訊,並用小小的能力試圖鼓吹和宣傳。我的未來會如何我不清楚,但是我相信自己正在做的。

讓我畫出一個心中的藍圖:

在我所想像的裏想箱人文平台的大框架下首先會分成兩條線,一條是「人文素養」、一條是「社會關懷」。

在人文素養的綱目下,我們應該盡可能在「知識能力」與「藝術欣賞」陶冶讀者,成為真正的人文平台;在社會關懷的綱目,我們該兼具「社會運動」和「社會工作」,讓讀者實際理解第一線的行動與想法,並能鼓勵社會實踐。

所謂的「知識能力」在這個平台裡所該囊括的至少會有歷史、哲學、人類學、社會學、政治學、經濟學、法學以及類似的文史哲及社會科學領域,「藝術欣賞」則可能包含文學、美學等相關領域,所謂人文素養並不是說必須兼通所有上列的知識或欣賞能力,一般我們認為的一位具備人文素養的人他會對上列都有一點點的概念,而其中他可能會在最有興趣的幾項有深入的了解。我以為的人文素養並不像龍應台認為的每個學生都該讀過卡繆的瘟疫或卡夫卡的變形記,而更該是有股接受不同領域的胸襟,對自己不熟悉的部分抱持接納並願意試著去理解。所以一個有人文素養的人不一定要會拉小提琴,但是他在別人拉小提琴的時候必須擁有願意去傾聽的胸懷。

對於「社會關懷」,是因為我不敢說出「改變社會」的狂言,但我期許社會關懷的實際行動,這對我來說將更加貼近我們本身。其實「社會運動」和「社會工作」感覺上是截然不同但有存有連繫的。「社會運動」是在主流政治體系外(即選舉與實地參選之外)更積極、更進一步的爭取行為,目的可能是保障被侵害的弱勢,或是表達希望的訴求等等,在這個平台我們可能提供社會運動的資訊和分析他們的訴求與方式,讓人不只是盲目的反對社運或是參與社運。「社會工作」是一種溫和但長流的社會關懷,比起激烈卻容易失焦的社運更親自站在第一線直接服務社會,不管是尋找志工的機會、分享社工經驗,我想這都是很值得我們討論的。

結語:

如果說上面的是全套的人文社會療程,那麼我們這些自詡為治療師的論壇構想者,該如何完成那樣的模型就是需要一邊進行一邊改進的,這不僅需要我們的費心投入,更需要與會員間建立起長遠的感情和頻繁的互動。

一個以改變社會為己任的人文平台該做些什麼?又或者「能」做些什麼?

我想我已經找到這個問題的答案,而你,願意和我們一起實踐它嗎?

技術提供:Blogger.